分享到:
廣信區“七大攻堅行動”系列解讀:綜合施策 著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
【字體:   

黨的十八大以來,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統籌推進“五位一體”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“四個全面”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,是關系人民福祉、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,意義重大而深遠。這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理念的重要升華,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整體布局頂層設計的科學完善,進一步強調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地位和作用,進一步昭示了我們黨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意志和決心。

這些年,我區始終堅持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理念,把生態福利進一步放大,在保護中發展,在發展中保護,向生態要效益,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,努力讓天更藍、水更清,讓家園更宜居。

區委二屆十次全會報告在“堅定信心、鼓足干勁,竭力匯聚中國式現代化廣信新優勢”中指出,主要生態環境指標達標率100%,順利迎接省級生態文明縣(區)驗收考核,高度總結了今年上半年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成就。這些成績是干出來的,來之不易,也是對老百姓最好的交代。

加強生態文明建設,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,也是廣大群眾的共識和呼聲。我區把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作為突出的民生工程,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,以“永遠在路上”的姿態,深入實施生態文明建設攻堅行動。 

報告從提升生態質量、加強生態保護修復、推動生態產業發展、推進生態產品轉化四個方面,提出了“四個更高標準”的要求,聚焦綠色發展,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跨越。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,鞏固提升藍天、碧水、凈土三大保衛戰。強化河長制、林長制升級版,加強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監管,全面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、穩定性、持續性。更好發揮廣信林業碳匯優勢,推進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,改造提升有色金屬等傳統產業,做大做強綠色產業。加強生態產品標準化、規?;?、品牌化建設,讓“綠水青山”成為廣信的“金山銀山”。

生態文明是高質量發展的“指揮棒”,全會報告提出要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,堅決守住生態環境安全底線。

區生態環境局局長童為培認為,以更高標準提升生態質量,要扎實做好生態環境保護督察、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等督察整改“后半篇文章”,實施重污染天氣消除、臭氧污染防治、柴油貨車污染治理,推進水源地規范化建設及備用水源建設,開展耕地涉鎘等重金屬污染源頭防治,嚴格農用地分類管理,扎實推進省級“兩山”基地和省級生態鄉鎮等系列創建工作,促進生態產品價值有效轉化,全方位、多頻次開展日常幫扶監察,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,守護好廣信的生態環境。

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相互依存、聯系緊密的自然系統,共同構成了人類生存發展的物質基礎,人的命脈在田,田的命脈在水,水的命脈在山,山的命脈在土,土的命脈在林和草。要深刻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系統思想,切實增強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責任感、使命感。

區水利局局長韓峰表示,將緊緊圍繞“河暢、水清、岸綠、景美、人和”的生態河湖管理保護目標,牢牢抓住水利發展的“窗口期”和“機遇期”,補短板、強弱項,持續推進全區水利基礎設施建設,跑出廣信區水利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。加快推進水利項目建設,序時推進廣信區灌區提升改造及流域生態治理、城鄉供水一體化等重點水利項目建設;構建優質高效的河長制工作體系,大力推行山水林田湖生態綜合管護模式;持續提升城鄉供水保障,推動用水方式由粗放向節約集約轉變,切實保障城鄉飲水安全。

區林業局局長徐勇良說,以林長制為抓手,抓好營造林,推進CCER林業固碳增匯行動,切實保護廣信的綠水青山,拓寬“兩山”轉換通道。全面完成人工造林2.9萬畝、退化林修復6.1萬畝的營造林任務,落實好上級林業政策;充分發揮林業生態系統的“碳庫”作用,通過優化森林固碳增匯經營模式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方式,抓好五府山森林固碳增匯示范點建設;持續開展打擊毀林毀草專項行動,強化森林資源保護;主動服務辦理項目林地征占用手續,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要素保障。

解讀人:融媒體中心 鄭萬文

原文:中共上饒市廣信區委二屆十次全體(擴大)會議召開

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
相關閱讀
亚洲综合小说另类图片五月天